02月23日, 2022
日前,小米董事長兼CEO雷軍在小米年會公布了小米的新目標:10個季度內,國內市場重回第一。他用“更加波瀾壯闊的一年”描繪即將到來的2018年,表示“在國內市場要全面展開反擊,積小勝成大勝,全力備戰2019年本土決勝。”, ,根據日前公布的2017年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數據,小米在2017年第四季度和2017年全年出貨量均為第四位,排在華為、OPPO、vivo之後。, ,分析認為,在外部環境(比如渠道)沒有大變化的情況下,2018年國內市場依然會被華為、OPPO、vivo、小米、蘋果五家廠商垄斷,很難看到格局的大變動。五家頭部廠商也都會維護自己的優勢並且在弱勢方面有所延伸,五家廠商各自的市場份額可能會略有起伏。但兩年後的格局則很難說,競爭激烈的手機市場時刻都在變化。, ,雖然2017年的手機市場遭受增長動力不足之困,但對於小米而言卻是幸運和收穫的一年。, ,參考觀研天下發布《,》, ,不同於2016年跌入谷底,2017年從Q2手機開始,小米出貨量開始了明顯提升。10月份,小米提前實現了年初提出的營收過千億目標。根據IDC的報告,2017年全球手機市場三星、蘋果、華為、OPPO、小米躋身前五,市場份額依次為21.6%、14.7%、10.4%、7.6%、6.3%。, ,國際市場還有巨大的深耕空間,大片市場空白等待開拓。未來要在戰略、資源、本地化產品開發等方面給予更多支持,派出更多的精兵強將直接去全球各地開疆拓土。與此同時,在國內市場,要以省為單位、以城市為單位、以每個縣鄉甚至社區網格為單位,寸土必爭,血戰到底。, ,根據數據,在中國市場,2017年華為、OPPO、vivo、小米、蘋果的市場份額依次為20.4%、18.1%、15.4%、12.4%、9.3%。也可以看到,前五者的市場份額已經超過75%。, ,2018年中國手機市場規模將出現十多年來首次下降的趨勢,同時品牌集中度也將進一步加劇,行業競爭將會更加慘烈。中國市場是小米的根基,是全球最大的消費电子市場,也是全球行業競爭的高地。, ,而其他廠商當然不會坐以待斃。作為小米老對頭的華為2017年雖然實現了“全球份額突破10%,穩居全球前三,在中國市場持續保持領先”的成績,但增長率在不斷下降。其創始人任正非日前提出“不能忽視低端產品保護市場空間的作用”,要求榮耀要面向年輕人市場,與走向高端的華為品牌形成雙犄角,各自應對不同的客戶群體和市場,並簽發了榮耀品牌手機單台提成獎金方案,以激勵榮耀品牌貢獻銷量規模。, ,另一相對低調的玩家OPPO去年12月在上海開出了首家超級旗艦店,以此為起點開始由點及面、自上而下地進行零售終端升級和品牌升級,以提升品牌形象,拓展在一、二線城市的競爭力。同時在海外市場快速擴張,一周前,OPPO正式進軍日本市場,向發達市場發起衝擊。, ,當前整個市場競爭格局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。“從金字塔型進入到T型格局,任何一家要吃掉另一家都不容易。在這種時候,首先不能犯錯,如果犯錯,你的規模很快就被對手吃掉。頭部競爭可能會比過去更加激烈,綜合能力的比拼可能會更重要。”, ,也必須指出的是,隨着頭部廠商市場份額的日益集中,二三線品牌的生存空間不斷受到擠壓。, ,事實上,在國內去年整體市場下滑的情況下,小米、OPPO、vivo、華為其實都保持較好的增長,無疑是搶佔了諸多二三線品牌的市場份額。, ,而在未來的國內市場的存量博弈中,隨着市場份額的繼續集中,競爭只會更加慘烈,可以預見,除了一線品牌繼續消滅和擠壓二、三線品牌,頭部廠商將互相廝殺爭奪上演“虎口奪食”。,
Comments are closed, but trackbacks and pingbacks are open.